手机版

请原创作者与我们联系

《藏药人》内刊

标题:藏香文化(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被忽视了,这就是香文化。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师,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位于“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供之首。香,于僧表精进;净戒之德。香之德,妙难思;供香之德,更乃不可思议。

藏药香又称藏香(藏语称为“贝”)为西藏群众敬神、拜佛的必备信物。它起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神秘净土——西藏,原料大多数取自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天然无污染地区的藏草药。藏香的制作经过了藏民族祖先上千年的实践和检验,配制成分也是从对人体有益的藏草药中提炼而出,可谓独具匠心。

清朝年间就有藏域有三宝“红花,藏香,毛毡好”的传诵。在西藏人的心目中,焚香将会带来洁净和消除灾难,随着渺渺上升的桑烟,心中的祈祷也传向了无限的天空。

藏传佛教与藏族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深入了解,便知师承文化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师承文化既是口口相传,熏香供养文化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历经数代,保存下来并延续发扬。

往昔,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佛教教祖,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成就正等正知正觉四十九天后,由“梵天”(俗称四面佛,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帝释”(为佛教的护法神,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首次向“世尊”(佛陀的尊称)求法,佛陀应各国君王、长老邀请,往复来往于天竺各国之间弘扬教法,利益有情。其间,所到之处的各国君主臣民倾其国力,精心布置佛陀沿途经过的道路及讲经道场,广行供养布施,人天皆大欢喜。由于古代印度天气潮湿炎热并时常有各种瘟病流行,各国君王臣民依照当时最尊贵崇高的接待礼仪盛待佛陀及其随行弟子,向其敬献妙药熏香,以表达重法恭敬之心。妙药熏香梵文称之为都贝,既是聚集当时各种珍贵天然药物香料,如(zhān)(也就是檀香,分白、红、紫檀)、沉香琥珀龙涎香(是由抹香鲸所吐之口沫辗转漂流到海边,经长期凝聚成块而成,此为诸名贵香料之首,燃烧后气味清透神渺,目前已天价难求)等,放置于众宝物嵌饰之熏香炉中点燃并由供养天女双手执持缓缓围绕世尊圣众,以表示供养迎请圣者同时兼备清净道场、驱除瘟秽的作用。以后佛教弟子们延续了当时的这些迎请礼仪,用以供养三宝菩萨圣者(“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

在佛陀亲自宣讲的佛教五明学之一的《医方明学经典》中,阐述记录了许多供养妙熏香功德及配方制作方法等内容,历史上汉传佛教、藏传和南传佛教信徒都有用天然名贵药物制香供佛的优秀传统,佛教历史记载中更有先辈古德长期紧衣缩食却不惜几十两黄金用以配置珍贵熏香药料以无吝供养三宝圣众的真实范例。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香文化也随风飘进了喜马拉雅雪域高原。藏药香不仅内涵了佛教的道义,养身的秘诀,能陶冶文雅的心境,更是散发着高尚的情操和尊贵的气质。

下期将为您讲述焚香缘起,请继续关注。